青年科技交流活动(第二期)顺利举办发表时间:2023-06-28 13:04 2023年6月21日(星期三)晚20:00全国青年科技交流活动(第二期)顺利举办。活动中邀请了6位在2022 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获得者进行参赛作品分享和经验交流。本次活动以线上腾讯会议形式举办,活动主持人马楠。 1、天津大学 黄昱铭 五感生五宅一一杨柳青民俗体验馆(仿真创新设计赛道建筑仿真设计方向一等奖)
黄昱铭同学从可行性分析、设计思路、设计介绍三个部分对他的作品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每一个步骤中,黄同学都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设计实施中所用的软件供大家参考。
2、浙江大学 杨逸飞 基于华为Atlas计算平台的机器人抓取仿真项目(智能装备仿真赛道机器人系统仿真方向一等奖)
杨逸飞同学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三个方向为大家展示了整个项目的设计实施过程。杨同学提到,该项目的每一能模块都是设置在华为Atlas计算平台上运行的,使用 Gazeble 构建了仿真实验平台,形成 85 毫米的两指夹爪以及 RGBD 传感器作为成果,并构建了基于 ROS 的系统软件框架。
3、华东交通大学 邹嘉楠 可倾斜六旋翼无人机容错控制仿真(智能装备仿真赛道机器人系统仿真方向一等奖 )
邹嘉楠同学从项目背景、项目思路、创新与应用、项目成果展示、成员介绍、获奖心得6方面进行作品分享。
谈到此次大赛的获奖心得,邹嘉楠同学表示这是一次非常考验大家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的比赛,通过比赛使得团队成员提升了自信,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和积极奋进的意义。在比赛过程中肯定会碰到许多问题,但是不用担心自己什么都不懂,比赛最大的收获就是会经历一条从不懂到懂的艰辛道路,并且取得成功,只要有信心和足够的狠心。
最后邹嘉楠同学表达了对大赛的负责老师以及比赛秘书等工作人员的感谢,并祝愿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可以越办越好。 4.东南大学 钱雨翀 译古宅之大智,拟共生之大成一一南平市传统民居更新方案(仿真创新设计赛道建筑仿真设计方向一等奖)
钱雨翀同学谈到本项目是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运维动态监测与智慧创新的示范项目,他们是在一个示范点进行的长期的超过两年的实际数据的动态监测,以及模拟性能优化。
在整个项目中使用到的模拟仿真有:建筑本体仿真、物理性能仿真、结构有限元仿真。对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同时,还兼顾了考虑了传统民居美学以及可实质性。
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龙斯淼 《太白山图》中建筑与景观复原设计(仿真创新设计赛道建筑伤真设计方向一等奖)
龙斯淼同学分享了自己在项目制作中的感受。她谈到:AI 还有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在很多的科幻小说还有电影在构思未来,佛教中也说过:“一弹指六十刹那”,这次项目中龙同学复原的是宋元时期的天同寺,下一步我们也可以到浙江宁波太白山去看清代的天桐寺建筑,说不定未来有人也能够复原出西晋时期的天桐寺的院落。因为山川是恒久不变的,地形是一直长存的,所以也是通过这样一幅山水长卷,一位建筑学的学子在两年前的一个夜晚共情了元代画家王濛,这样的感动是不可多得的,同时她也希望在未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的帮助,这样的感动能够越来越多,因为在那一刻,我们的情感超越时空,并且在场真实地感受。
6、中国计量大学 吴晓亮 工业机器人智能标定(智能装备仿真赛道机器人系统仿真方向一等奖)
吴晓亮同学从团队介绍、作品背景、作品方案、作品成果展示、创新点、获奖心得6个角度进行介绍。
吴晓亮同学在最后分享了本次参赛心得:吴晓亮同学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与仿真比赛,比赛中极大地提高和锻炼了大家的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一个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作品的本身和团队协作。首先,作品的选题决定了一个作品的深度,选题应该贴合实际,然后致力于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具备有一定的创新点或者是应用性;同时,最终作品的完成度也很重要;此外团队方面,团队的规划,人员的分工交流等都极大的影响作品最终效果。作为一场团队比赛,每个人都应该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协调沟通,来最终展现出一个优秀的作品。
在本环节中,对个别项目主题有兴趣的老师同学都积极发言,从选题分析等角度提出自己的疑问,也都相应收获了对应同学的耐心解答。最后,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在交流中分享者不但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更有一些参赛过程中与作品共情的感动。聆听者也十分认真,参赛热情高涨。希望本次分享也能给更多参赛同学带来灵感和帮助,在今年的比赛中涌现更多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