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仿真组竞赛方案(一)2、机器视觉虚拟仿真组竞赛方案(三)3、智能硬件系统仿真设计专项组竞赛方案二、机器人系统仿真方向竞赛方案三、军事装备仿真方向竞赛方案水运基础设施仿真设计专项组智慧工厂组数字孪生城市组机器视觉仿真组竞赛方案生产系统仿真组竞赛方案军事装备仿真方向竞赛方案智能硬件仿真方向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方向竞赛方案智能装备仿真应用赛道一、仿真教学设计方向竞赛方案二、仿真课件制作方向竞赛方案三、仿真教学资源制作方向竞赛方案仿真教学应用赛道一、医学仿真创新方向竞赛方案二、医学仿真应用方向竞赛方案临床医学与公卫医学方向竞赛方案护理学竞赛方案医学技术方向竞赛方案药学方向竞赛方案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方向竞赛方案医学仿真创新应用赛道一、教学实验设计方向竞赛方案二、数字化升级设计方向竞赛方案三、科普设计方向竞赛方案四、企业培训设计方向竞赛方案材料工程仿真创新方向食品工程仿真创新方向材料工程仿真创新方向竞赛方案化学化工仿真创新赛道一、电路仿真设计方向竞赛方案二、机械仿真设计方向竞赛方案(三)1、电气仿真设计(自主创新)方向竞赛方案(三)2、电气仿真设计(自主创新)方向-PocketBench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器专项组竞赛方案四、电气仿真设计(协同育人)方向竞赛方案五、虚拟仿真创意设计方向竞赛方案六、建筑仿真设计方向竞赛方案协同育人数字仿真微课制作方向电气仿真设计方向——储能及风力发电仿真创新设计组竞赛方案PocketBench硬件储能数字文创水运基础设施仿真设计组仿真创新设计赛道常见问题企业赛道智能社会治理仿真创新方向竞赛方案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竞赛方案电子信息系统仿真方向竞赛方案航天航空系统仿真方向竞赛方案能源系统数字仿真方向竞赛方案智能制造系统仿真方向竞赛方案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方向竞赛方案时空序列预测仿真方向竞赛方案复杂电磁应用仿真方向海洋信息数字仿真方向复杂系统数字仿真赛道1.内蒙古我要报名
通知公告

2024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产学合作组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发表时间:2024-03-11 10:15

2024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产学合作组

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组委会为促进仿真技术应用方向校企共建,助推我国仿真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多元化培养与发展,决定与各行业的重点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赛旨在搭建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重点考察企事业单位科研工作者、医学工作者、各院校教师和学生利用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制造与创新能力,强调创新思维、理论创新、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重视创新性和综合性。提升仿真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影响力和价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大赛产学合作组织结构

    各竞赛方向开展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时应有一个行业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和执行单位,要求如下:

    (一)牵头单位

    牵头单位可为企业、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

    牵头企业应在所属行业有重要影响力和话语权,能够统筹行业产业资源,并在共同体内切实起到统筹、牵头作用。交叉融合类的新型科技企业原则上应具备专精特新或同等实力资质条件。

    牵头研究机构或高等学校的优势研究方向应与仿真大赛竞赛方向相关行业领域相符,有明确的科技攻关方向和团队,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

    牵头单位提名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应用大赛专家委员专家一名,负责规划指导该领域相关仿真科学研究重点方向,参与制定该竞赛方向竞赛方案以及评审标准。

    (二)参与单位

    根据产业链上下游分布和教育资源布局,跨区域广泛吸收相关行业组织、学校(含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单位参与建设。参与单位要主动开放资源、对接需求,积极承担人才共育任务,实质性参与赛事组织工作

    (三)执行单位

    具体执行单位通过组织学术交流、产教沙龙、技术分享等各类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发展

    二、关键负责人与任务

    (一)组织和宣传大赛的健康运行

    产学合作组各竞赛方向分别设立赛事联络1名,科技研究专家1名(高校或者相关领域研究院所高级职称以上专家),产业技术专家1名(行业相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共同策划和组织比赛相关活动,招募参赛选手和专家评审团队,筹集活动经费推荐参赛院校,确保比赛结果公正公平,参与颁奖典礼和宣传工作,提升比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构建产学研合作对接机制

    竞赛方向分别设立人力服务专家1名(人力资源或教育教学专家,精通创新型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设计与执行),并配备结构合理的专兼职人员,负责产学合作对接日常工作。各负责人共同策划和推动多元化的仿真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式,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发展,建立规范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等,明晰责权分配,保障产学研各方权益,推动仿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升我国在仿真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三、产学合作组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各产学合作单位拥有协助大赛组委会组织本赛事方向的权力,牵头单位经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批准后即为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产学合作组在该赛事方向的合法协办单位;

    2. 各产学合作单位需根据大赛全国组委会的赛事精神、方针及该年度总体工作方案,制定各竞赛方向初赛、复赛方案,报送组委会批准并接受组委会监督;

    3.每一年度各产学合作单位需培育相关方向不低于24个优秀竞赛作品;

    4. 各产学合作单位需自行承担该方向专家评审、各类学术活动支持、媒体宣传费、场地租用费、相关赛事基本成本及相关税务。评审专家由大赛组委会根据专家库进行提名,评审费标准需按照国家评审办法标准执行,确保赛事的公平公正性;

    5. 各产学合作单位的对外宣称材料如若涉及赛事相关活动,需报大赛组委会交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审核,如未报备宣传出现负面舆情大赛组委会有权终止合作并追究相关损失;

    6. 各产学合作单位应积极开展仿真产业人才培育服务,形式不限于教材编写、双师型教学服务(包含数字资源、在线课程)、举办科技前沿沙龙、行业创新技术及产品的社区内容支持等;

    7.各产学合作单位应积极针对仿真技术在本行业的应用开展相关标准制定的工作,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共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进步;

    8. 各产学合作单位知情并同意将其商标、作品等授权给大赛组办方用于赛事的相关宣传活动中。大赛组委会需确保广告宣传中不涉及品牌混淆、夸大其词、不正当竞争等不良商业行为。

    四、申请加入产学合作竞赛工作组的办法和程序

    (一)本年度计划新增招募12家企事业作为执行单位参与大赛组织。

    自本合作管理办法发布之日起至202451日,符合条件且有校企合作意向的企业、高校均可联系大赛产学合作组,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包括方向规模、申请条件、建设目标、支持举措、预期成果及有关要求等内容。

    (二)执行单位遴选。

    2024年5月底,大赛官网将发布通过遴选条件的产学合作执行单位,并组织签署《产学合作组竞赛组织管理办法》知情同意书。大赛组委会将严格优中选优的原则,优化合作结构,提升产学合作的质量。

    五、联系方式

    温老师:18611346564


分享到: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承办单位: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组委会
支持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学研大厦
报名电话:13621202247
Email:siac2022@qq.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