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介绍发表时间:2024-07-10 20:52 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作为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的六大赛道之一,专注于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决策等领域的创新与实践。 赛道内容 本赛道的竞赛内容主要是指利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数字化信息,开展面向科学原理、工业应用的关键技术的数字建模或生产服务、制造等企业智能决策。设有四个竞赛方向:人工智能与数字建模方向、云计算与算法创新方向、智能决策方向、智能社会治理方向。这四个方向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领域的完整生态。 人工智能与数字建模方向:利用实际生产生活的大数据,使用机器学习技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智能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数字建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云计算与算法创新方向:利用云计算、并行计算、近似计算、精确计算等算法,提升算力并就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开展数字建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智能决策方向:针对生产服务、制造等企业的实际问题,利用大数据或数字化信息,综合利用多种智能技术和工具,开展智能化决策的研究。 智能社会治理方向:鼓励参赛者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开发智能解决方案,将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技术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该赛道不仅关注理论创新,还重视实践应用。参赛项目需具备明确的应用场景和落地计划,通过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行业进步与社会发展。
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包括各类院校的学生(如本科生、研究生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等。这些参赛者可以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报名参赛,参赛成员最多5人。 指导教师:对于在校学生团队,可以邀请1至2名在校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以提供必要的学术和技术支持。
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需紧密围绕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各方向竞赛内容展开,作品应体现出在理论、方法或技术上的创新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参赛作品应清晰阐述作品的背景、目标、设计思路、创新性与实用性等内容。 作品要求包括:1个PDF文件(包括封皮、作品信息表、承诺书、作品内容);1个附件支撑材料。 1.PDF文件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联系人姓名”。其中作品内容包括:问题来源和数据来源说明;数字模型或系统;结果演示分析或说明;应用说明;代码和参考文献等。 2.附件支撑材料,证明作品的应用性或创新性材料,需要使用winrar或zip压缩,400M以内直接上传报名系统指定位置,超过400M请上传百度网盘生产分享链接,将分享链接上传至指定位置,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联系人姓名+附件材料”。
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所有参赛人员需登录大赛官网(www.siac.net.cn)进行注册报名,并按照要求填写个人资料及提交参赛作品。 截止时间:报名截止时间会2024年10月15日24:00 报名指南:具体报名流程操作详见附件2
赛程安排 竞赛为初赛、省赛区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 初赛:2024年10月中旬 对参赛作品进行报名资格、技术测试、科技伦理、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审核。 省赛区决赛:2024年10月下旬 可能采用网络评审或现场评审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设有省级一二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颁发证书。通过省赛区决赛的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进入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2024年11月 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采用汇报演示、作品展示和专家提问等方式进行,考察参赛者的作品操作能力、现场表达能力以及表演展示能力(演示形式不限)等。设有省级一二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最佳组织奖及单项奖(创新探索奖、前沿突破奖、应用转化奖、交叉融合奖),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颁发证书。 报名咨询 有关竞赛内容及报名事宜请联系:魏老师 13281899890
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是仿真技术发展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最前沿的技术探索、最实用的应用实践以及最激烈的思维碰撞。我们期待更多有志于仿真技术创新的团队能够加入这一赛道,共同推动仿真技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赛道竞赛方案详见附件1 本赛道报名指南详见附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