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作品快捷制作赛前培训会发表时间:2022-10-06 21:50 9月21日晚19点,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参赛作品快捷制作赛前培训在线开展,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和学生共计478人。 首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执行小组的陈锐浩老师与参会人员分享课程“全景漫游开发”。 全景图相关知识
全景图概念: 全景图,即通过专业相机捕捉整个场景的图像信息或者使用建模软件渲染过后的图片,包括球型全景,六面体全景,柱形全景,现在流行球型全景,覆盖水平360度,垂直180度,图片宽高比为2:1。 全景图浏览软件: DevalVR player 全景漫游的特点: 真实感强,交互性能好,沉浸感强烈;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文件小,传输方便。 全景图拍摄拼接 流程介绍: 图片拍摄,合成全景图,生成全景漫游,发布全景内容。 专业设备: 专业单反相机、三脚架、全景云台、鱼眼镜头、无线遥控器(快门)。 拍摄步骤: 第一步:调整好云台,把相机固定上去。 第二步:相机设置,确定光圈和感光度,光圈一般为 F8.0,户外也可为F11,感光度统一设置为100(感光度越低画质越细腻),白平衡(AWB)。 第三步:测光,把相机调到 自动挡AV(光圈优先), 在拍摄点绕一圈,测各点快门速度,然后取一个平均值。把相机调整到M(手动)档。 第四步:对焦,镜头调到AF档,对准旁边物体,对一下焦,然后再把镜头调到M档(超焦距,实现大景深, 将镜头上的AF切换为MF,这样操作之后,焦点就被锁定了)。 第五步:开始拍摄,每60度拍摄一张,再拍一张天空,两张地面。 全景合成: PTGui合成软件 蒙版工具: 在PTGUI进行全景照片合成,通过在相邻照片之间使用蒙版功能,利用图片的重叠,可以擦除不清晰或不需要的内容。 优化器介绍: 利用优化器可以提高图片拼接的精度。拍摄时候如果镜头节点存在错位情况,利用“视点”优化,可以最大限度的弥补失误。 全景漫游制作 工具介绍: 中文版软件有杰图的漫游大师,pano2vr, Kolor Panotour Pro (基于krPano的可视化编辑软件)。 krPano介绍: krPano是一款全景漫游制作软件和工具。用krpano所生成的全景,在兼容性、功能性、互动性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而且可以二次开发并拥有自己的编程语言,比如使用专用的krPano xml代码编写全景漫游,可开发出高度定制化的项目。 krPano软件安装: 打开https://krpano.com/,进入 “Download”栏目,当前的最新版本为:krpano1.19-pr16软件支持Windows系统,Mac系统,Linux系统。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系统的版本下载。 krPano生成全景漫游基本操作: 选中要生成漫游作品的全景图片;把选中的图片拖放到批处理程序上面;松开鼠标,启动生成过程;启动测试服务器进行作品预览。 krPano 小技巧介绍: 修改作品网页标题;修改缩图导航信息;修改模板;添加自动播放功能;添加小行星开场效果;利用代码进行补地。 全景中插入平面视频: 全景中视频的显示方式;资源包介绍;上传全景漫游作品到服务器上网站目录下面;把作品地址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出去。 全景漫游作品发布: 拥有支持网络访问的服务器;配置Web服务器;上传全景漫游作品到服务器上网站目录下面;把作品地址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出去。 全景浏览与总结 全景漫游作品VR体验: 手机+VR Box;PC+专业头盔。 环物制作 1、选择输入: 2、选择输出: 照片建模 照片建模技术: 是指通过相机等设备对物体进行采集照片,经计算机进行图形图像处理以及三维计算,从而全自动生成被拍摄物体的三维模型的技术,属于三维重建技术范畴。 图片建模工具: 3DF Zephyr Lite 随后进行的是基于优锘平台的四个主题案例讲析。 贵州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马玉龙老师为大家带来“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楼宇项目式教学”。 马老师详细的解读了教学与数字孪生平台相结合的优点。数字孪生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通了教室之间的界限,将学生、老师、课程等多方面的数据汇入并整合展示,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方便交流和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学的翟学坦老师为大家带来“植物生长智能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翟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植物生长智能检测的模拟环境,环境中一共有三个参数:光照、温度、湿度。当光照过高或者过低时,环境会自主调节光照强度,使之达到合适的强度;温度则由热风和冷风来控制,从而达到合适的度数;湿度则通过加湿或者除湿的方法,来让环境的湿度适宜。 这个装置重点在于,通过在植物周围放置温度、湿度、光照传感器,从而收集植物周围实时的环境数据,探究植物生长所需的适宜的环境参数,运用编程来实现智能的参数控制。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软件工程专业的陈静老师为大家带来“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大数据课程教学”。 陈老师细致讲解了数字孪生技术和大数据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数字孪生是个普遍适应的理论技术体系,可以在众多领域应用,在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医学分析、工程建设等领域应用较多。在国内应用最深入的是工程建设领域,关注度最高、研究最热的是智能制造领域。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王星老师为大家带来“数字孪生技术在数据中心运维课程教育中的运用”。 (1)数据中心运维工作的痛点:故障诊断效能较低,成本高时效性差,引起二次故障维修比例较高,导致额外数据迁移成本和业务影响。 (2)高职院校数据中心运维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痛点:多数院校没有规模化的数据中心;受课程教学形式所限,难以立体化、可视化呈现数据中心全貌及结构;故障追踪和定位不够直观,难以对故障样本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维决策;疫情期间、岗位实习期间不便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自主学习。 (3)数字孪生实训平台在数据中心运维教学中的应用:例如空间信息辅助告警风暴定位。 通过此次参赛作品快捷制作的赛前培训,参赛的专家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分享,大家收获了更多的创作思路与实用技巧,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能够为大家带来更多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参赛作品。 |